首页 常识

照应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前后照应?)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6 09:21:43    

照应是指一篇文章中首尾或前后的内容的关照和呼应,其作用使文章前后贯通,结构完整,中心突出。文章的“前后照应”既是一种写法,又是一种结构。

一般有这几种:

1、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

2、文章中间,不同段落之间互相照应。

3、题目与文章中的段落相照应。

特点:文章开头和文章中或结尾的内容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对同一情况作出解释、说明、交代等。

例如:

1、八年级上册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第11段,“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这段文字突出母亲勤劳的品质,照应文章开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2、九年级上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长城内外”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是自西而东,表现地域的广袤,与前面“千里”“万里”照应。“惟余莽莽”照应“雪飘”,“顿失滔滔”照应“冰封”。

3、九年级下册孙洪《枣儿》,文章的片段三里,老人不舍得男孩儿离开,想尽办法挽留男孩儿,“(对男孩)咱们学猫叫?(见男孩摇头)咱们学狗爬?(见男孩摇头)咱们过家家?(见男孩摇头)那爷爷给你讲故事。”

片段五,老人思念儿子,一直在等儿子回来。老人仍在沉思,见老人不说话。男孩:“咱们学猫叫?(见老人没反应)咱们学狗爬?(见老人没反应)咱们过家家?(见老人没反应)那,我讲故事给你听。”男孩的话与上文老人的话相照应,男孩想办法让老人开心,表现了他的善良和懂事。

4、八年级上册朱自清的《背影》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比一次强烈,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父亲“背影”的形象感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