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保函什么意思和含义(保函的直开、转开、传递保函?)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20 06:54:42    

保函:又称保证书,是指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应申请人的请求,向第三方开立的一种书面信用担保凭证。保证在申请人未能按双方协议履行起责任或义务时,由担保人代其履行一定金额、一定期限范围内的某种支付责任或经济赔偿责任。

保函实际上是一种第三方的经济担保,是为确保债权人能够得到清偿而提供的一种特别保证。这种担保形式建立起一个涉及三方的风险转移机制,即由担保人(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向债权人(受益人)为债务人(委托人)担保的三方合约。


保函依据开具主体不同分为:银行保函、担保保函与保险保函。又因开立方式不同,分为直开、转开与转递。


一、保函直开

即所谓“直接担保”,是指担保银行应和同一方当事人申请,向合同另一方开立以其为受益人的保函,并凭此直接向受益人承担支付责任的保函开立方式。


二、保函转开

保函转开又称“间接担保”,是指申请人所在地银行应客户要求,根据标书或有关合同的有关规定以及受益人所在国惯常做法及法律要求,以提供反担保的形式来委托另一家银行(通常为受益人所在地银行)代其出具保函,并由后者向受益人承担付款责任。


三、保函转递

保函转递是指申请人所在地银行只起联络作用,不承担直接责任。如果发生业主索赔的情况,当地的“转递”银行只是负责传递信息给原开证行,并以其意见为准,若原开证行不同意支付,则当地的“转递”银行只需将原开证行的意见转告业主即可;若原开证行同意支付,则必须给其汇款,“转递”银行要等收到这笔汇款后才能支付业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