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亭台楼阁轩榭廊的区分(从房屋到亭台楼阁,中国古代建筑知多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3 09:36:17    

和今天的我们在解决温饱之后就想着买房一样,人类要大规模地迁徙,就必须保证在离开山洞之后还能生存,还能更好的活着,大约在20万年前,人类掌握搭建茅屋的技术。

大约在4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才大规模地离开洞穴,来到平原上,利用土木为原材料造出了房屋。

到了西周时期,砖瓦材料开始出现。此后随着烧制技术的发展成熟,一直到明代,各种土木建筑、土石建筑和砖瓦建筑的大量普及,满足了古人居住、休憩和审美等各种需求。

像我们熟知的亭、台、楼、阁、廊、轩、榭、舫、坛和庙等建筑,你知道怎么区分它们吗?

比如什么是呢?东汉刘熙的《释名》曰:“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顾名思义,亭在古时候就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它源于周代,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建筑。《园冶》中说,亭是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型园林建筑,主要作用是供人休息或观赏。

,《说文解字》说:“臺,观也,四方而高者也。”古人堆土以筑高台,用来瞭望四方,所以“臺”就是瞭望台。而“臺”就是“台”的繁体,所以台的本义就是用土或石块筑成的四方形高而平的建筑物,高台是不需要屋顶的,是露天的,所以台上有无建筑都可以。

,此字始见于战国时期秦国《睡虎地秦墓竹简》。《说文解字》说:“楼,重屋也。”所以楼的本义是指两层及以上的房屋,后泛指一切楼状物。“楼”这个字是伴随着“楼”这种建筑形态的出现而产生的,“楼”这种建筑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

,本义是古代放在门上防止门自动闭合的长木桩,安装在门的两侧。本义虚化转指搁置物品的木板、贮藏食物的橱柜,由此引申为楼阁。阁与楼的建筑形态一样,只是“楼”一般前后两面是门窗左右两面是墙而“阁”一般四面都是门窗

,《汉书》中说:“廊,堂下周屋也。”即堂下四周的屋。《说文解字》解释:“廊,东西序也。”意思是东西墙也。其实,廊就是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现代汉语词典》对廊的解释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有顶的通道,包括回廊和游廊,基本功能为遮阳防雨和供人小憩。廊是园林建筑的组成部分,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本义是指古人乘坐的一种前顶较高,后面带有帷幕,两侧有窗的坐车。在古代建筑中,轩指有窗的长廊或小屋,与亭相似,是古代园林中起点景作用的小型建筑物。多居于高处,于下处仰望,似有升腾飞动之感。大多建于庭院与园林中。

,《园冶》记载:“榭者,藉(jiè)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说明榭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休憩建筑。在古代建筑中,“榭”是指一种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其特点是没有四周的墙壁,只有楹柱和花窗。它的结构依照自然环境不同而形式各异,隐约于花间的称为花榭,临水而建的称为水榭。

,字面上一看就跟船有关,《说文解字》解释:“舫,船夫、舟子也。”在古代建筑中,舫是仿照船的造型,在园林水面上建造的一种船型建筑物,供人们休息、游玩、赏景和饮宴的场所。一般建在水边或水中,有砖木结构和砖石结构之分。舫前后分作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后舱建有二层楼房,供登高远眺。前端有平硚与岸相连,模仿登船之跳板。因为不能动,所以又称“不系舟”。

,本义是祭祀会盟用的高台,多用土石建成。在古代建筑中,坛主要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主体形式主要有圆形和方形之分,来源于古人的“天圆地方”思想。坛主体建筑四周都要筑一至二重低矮的围墙,古代称为壝(wěi),四面开门。

,本义是指宗庙,即供奉祖先牌位的建筑。后泛指供奉鬼神或名人的建筑。在古汉语中,“庙”和“堂”总是连起来用,指宗庙明堂,古代帝王遇到大事都要告于宗庙,议于明堂,所以庙堂又代指朝廷。

渐渐,“寺”和“庙”也通用,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寺有持续、相续的意思,最初是国家机关,后演变为佛教建筑的专称,而庙则一直是供奉鬼神的建筑。寺是佛教的活动场所,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庙是道教的活动场所,道教起源于中国本土。由于佛教是外来的,所以在中国先有庙后有寺,庙的历史要比寺悠久的多。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光辉灿烂的成就,古人凭借聪明才智和丰富想象,建造了各种各样令人叹为观止的古典建筑,让如今的我们获益匪浅,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相关文章